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案例 >
教学案例

有趣的搭配

发布时间:2010-05-09 22:49:51   来源:济源市黄河路小学    浏览:

 

教学目标:

l、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能采用列举、连线等方法进行排列,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条理地全面思考问题,经历探索简单的排列组合过程。

教学难点:能准确地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图片、磁订

学具准备:每生准备主题图中相关的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你过生日时都安排了一些什么活动?今天是兰兰的生日,你想知道兰兰生日这天是怎么过的?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一)情境一:穿衣服

l、尝试猜想

师:既然过生日,当然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可兰兰不大高兴,嫌衣服太少了,可妈妈说只要你会搭配,有很多种穿法,衣服一点儿也不少,大家看,兰兰都有些什么样的衣服?(出示课件)兰兰有这么多衣服,一件上装搭配一件下装就是一种穿法。这些衣服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她穿什么好呢? (板书课题)

2、思考讨论

(l)学生独立操作学具。

如果你觉得直接想象有困难的话可以借助手中的学具卡片摆一摆。全班交流,学生在黑板上展示、介绍搭配方案。

(2)小组合作操作学具。

到底有几种穿法?怎样才能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把所有穿法都找出来呢?( 全班再次交流,学生在黑板上展示、介绍搭配方案)

(3)怎样把各种穿法记录下来?

用什么方法表示?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教师巡视,参与指导小组活动。)

小组汇报时可能会出现:

   连线

   列式计算

根据学生回答演示不同的方法。

师强调:按一定的顺序能帮助我们不重复、不遗漏的把所有的方法找出来。

(二)情境二:吃早餐。

师:妈妈给兰兰准备好了丰盛的早餐。(出示课件)这么多的早餐,吃什么好呢?妈妈说: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

1)这些早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吃法?你能全部找出来吗?

2)你用什么方法表示?

(三)情境三:去儿童乐园。

(1)观察:兰兰来到儿童乐园,发现了什么新的数学问题?

问:从儿童乐园经过百鸟园到猴山去玩,有几条路线?

(2)想什么办法让你的想法使别人一听就明白?

(3)请你在纸上记录有哪几条不同的线路?

(四)情境四:拍照

出示情境图,师:聪聪、明明也来啦,让我们用刚才学到的知识来当一回摄影师。

1)同学们都想单独和聪聪、明明各合一张影,一共要照多少张?

2)你是怎样想的?

三、 课堂小结,质疑拓展

小结:我们陪兰兰过了一个快乐的生日,在陪伴她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可以用今天所学的内容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做生活中的小小数学家。

教学设计说明

《有趣的搭配》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本课的过程中,我不仅能融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关注、鼓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中,了解了简单的排列、组合的知识,并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评价鼓励,充分体现了评价的激励、导向和调控功能,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纵观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本节课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情景串,以兰兰过生日时一整天的活动为线索,设计了帮兰兰搭配衣服、吃早餐、选择路线、及拍照四个情景,以儿童熟悉的、喜爱的生活情境融入整节课的教学,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表明,学生对情境中的问题很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

2、关注学生思维过程,顺利实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

    教学时,我把例1设计成实物连线,在紧接着的练习中,课件出示了食物图片,却没有给学生提供可以连线的内容,迫使学生不得不思考:该怎么办?用什么方法表示更合适?让学生被动的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在路线选择问题上不再让学生画或写,而是让学生说,在“说不清”的情况下主动地用数字、字母或符号表示,让学生主动完成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并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不同的方法,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此过程中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本身,更多的是能力、情感。

3、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在处理教材时,没有直接呈现排列组合原理,而是从排列组合的基本思考方法入手——科学列举法。因为学生只有按照一定的顺序将事情的各种情况一一列举出来,才能够保证计数时不重复不遗漏——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怎样才能既不重复又不遗漏是学生必须面临的问题。学生的思考过程就是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过程。对小学数学课堂,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本节课在这个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但由于本人的教学经验有限,本节课的设计也存在很多不足。如在设计中,缺乏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多数都是学生在解决兰兰的问题,而没有学生自己的问题,如果加上实际生活中学生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就更好了,这样更能增加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0

上一篇:古诗鉴赏课
下一篇:《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